总体而言,中国加气砖设备工业技术是在不断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但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及广大企业职工结合中国国情,50年来对加气砖设备生产工艺、装备技术进行了一定的改进、创新和发展。对世界加气砖设备工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1.对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在20世纪60年代就对利用粉煤灰制造加气砖设备的配方、性能、生产工艺等进行了大量研究,使粉煤灰成为中国加气砖设备工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材料。如果没有粉煤灰就没有加气砖设备在中国今天发展局面。除此,高含硅的选矿尾矿,如玻璃原料选矿尾矿也成为加气砖设备产品的重要原料来源。对于铁矿尾矿、采金选矿尾矿中那些Si02含量高于70%的部分方适合于制造加气砖设备产品。总之,工业固体废弃物成为中国蒸压加气混凝土生产的重要原材料来源。 2.生产线规模由小到大,为提高产业集中度创造了条件 在中国蒸压加气混凝土工业建立早起虽然建设了一批年产1 O万m3生产线,但由于受当时经济发展水平、技术能力、市场开拓的制约,整个工业水平低下,生产线规模由年产1O万m3降低到2万~5万m3/年。工艺简陋、设备粗糙,以人工为主,2000年前后有很大改进,生产线规模提高到1O万~20万m3/年。至今,普遍达到20万m3/年,并向年产30万m3迈进。年产60万m。的生产线业已建成投产2条。生产线规模扩大带动了生产工艺、装备、管理技术的极大进步。 3.生产线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用工大大减少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整体工业水平提高,投资能力增强,尤其是劳动力日趋紧张,招工难,劳动力费用在生产成本中比重上升。生产自动化被提上日程,成为新建生产线和老线技术改造的必然要求。在此背景下,生产线由以人工操作为主向部分工序自动程序控制(如配料、切割)到目前已能做到全线自动化,部分企业已实现全自动化生产,生产用工已从每班30人~50人减到8人~1 0人,劳动强度大大下降,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自动化已成为今后生产线建设和改造的必然趋势。 4.膨胀坯体的热室静停硬化已成为加气混凝土生产不可缺少的一道工序 在中国蒸压加气混凝土发展的早期,一般延用siporex及Hehel工艺技术,即将浇注发气膨胀的坯体在浇注车间静停硬化。由于车间温度一年四季变化较大,坯体硬化程度及质量随之变化,直接影响坯体切割。对于空翻坯体切割尤为明显。自引进波兰unipoe 工艺,受其启发,人们开始认识并直接受热室静停的理念和做法。至目前几乎所有新建生产线均无一例外地使用热室静停,但调查发现部分企业虽设有热室,但并不送热,形同虚设。有的冬天送一点热,夏天不送热,这一现象在南方企业较多。 5.切割坯体釜前编组加热保温 为了进一步节省蒸压养护能耗和进一步改善产品养护质量,部分企业对切割坯体在编组进釜前进行加热保温。即在釜前建设可通蒸汽或热水加热的封闭通道,对进釜坯体加热保温。这是有益的并值得推广的一项技术。 6.蒸压养护过程的自动控制 我国蒸压加气混凝土生产企业对坯体蒸压养护绝大部分都是通过人工操作升温、恒温、降温过程。近年来已有少数企业开始对蒸压养护过程进行全自动控制。由于要增加投资和提高管理水平,目前只在少数企业实施还不普及。但这是发展方向,应逐步推广。 7.蒸压养护排放蒸汽的利用 目前,蒸压加气混凝土生产企业蒸压釜养护蒸汽在降压过程中倒汽利用以后,还有4个~5个大气压的蒸汽排放到大气中,使大量热能未经利用而放空,造成极大浪费。已引起人们重视,有的经换热器加热锅炉用水;有的采用储热罐贮存利用;有的用于冬季料浆加热,热静停室供热及生活热水供应等加以利用,取得一定成效。但还不能全部利用,仍有相当一部分废弃,需全行业继续努力,争取限度利用。 8.产品品种增加,应用范围扩大 9.完善生产工艺努力做到全线自动化 自北京加气混凝土厂引进德国道斯腾公司消化的伊通工艺技术、设备以来,空翻工艺在中国发展已经历了20年时间。 最初对已经消化简化了的伊通工艺进行了再简化其工艺,只保留了从原材料配料至蒸压养护部分,而在成品出釜部分全部采用人工卸车,搬运堆垛,对于沾连的砌块用斧劈。经20年的努力,工序基本配齐。如增配了成品出釜机械装卸运输,成品粘连掰分工序及托板包装系统。工艺过程从残缺到完整,可做到全线自动化。整线工艺及装备水平已接近国外伊通,并对伊通工艺有所发展。 源地址:#
蒸养砖设备:#
加气砖生产线:#
蒸压釜:#
河南豫晖矿山机械有限公司商铺:
钱眼网:http://yhxksb.qianyan.biz/
赛门国际:http://xksbljj.sm160.com/
商国互联:http://www.sg560.com/shop/qiumojiyh/
免责声明: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降低您的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